2021年柳州博物馆“探索生命之旅”研学课程内容

(一)课程资源简介

柳州,因相传“八龙见于江中”,而有“龙城”之称;又因一条宛若玉带的柳江婉转穿城而过,又有“壶城”之说。这座古老而又美丽的城市,是中国南方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生活在柳江两岸的人民祖祖辈辈在这方热土上繁衍生息、播种文明,悠悠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河带给我们无限的智慧与力量、启迪与思索。

柳州博物馆古生物化石馆陈列的古生物化石种类丰富,时间跨度长,从中国最早的澄江生物化石群(寒武纪距今5.7亿年)到第四纪柳州哺乳类动物以及人类的化石。门类包括各类质地清晰,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古生物化石标本,藏品极其珍贵。一片化石就是一幅精美的艺术珍品,犹如最精美的文字,最生动的语言,记录和凝固了生命的进化历程和各个地质时期的演变情景。

“探索生命之旅”研学教育课程的设计,在以我馆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展览内容为依托,针对中小学学生不同年龄段,已开发设计有《时空穿梭——探索生命之旅(小学高年级)》《时空穿梭——脊椎动物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初中版)》《我是小小古生物学家(小学低年级)》《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石器时代的柳州古人类(初中版)》《远古发现——探秘侏罗纪(小学版)》《远古生物——三叶虫的进化(小学低年级)》等研学课程,课程主题内容设计以“生命的起源与发展”为主线,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互动参与探索的方式,以多维度、多场景,系统而全面地向青少年学生传播、讲述、探索自然科学,激发青少年参与热情,增长自然科学知识。

(二)课程目标

近年来,博物馆研学教育活动与博物馆研学课程已成为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核心工作,研学教育的初衷实际上也成为博物馆的愿景。柳州博物馆“探索生命之旅”研学教育课程设计遵循“重参与,重体验,重过程”的教育原则,并具有科学性、可持续性、系统性特征,受众及对象以 “小学1-3年级”“小学4-6年级学生”、“初中生”等为重点,形成以“探索生命之旅”为重点内容的系列性研学课程,针对不同学龄,期望学生达到相应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等三维目标要求,充分挖掘自然科学知识,锻炼青少年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将“研”与“游”有机融合。

1.知识目标:通过交流互动、动手探究、分享的方式,学生能够理解化石形成的条件与过程,掌握生命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大事件,了解与积累有关古生物学的基本通识。

2.能力目标:通过分享图片、视频、语言讲述、研学手册科普等方式的授,学生能够初步学会从多重渠道获取古生物化石以及生命起源与发展等相关信息;归纳生物进化的规律;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课程分享,激发学生参与科普探究的兴趣,形成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正确认识;树立青少年学生“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他们追求真实的态度和深入探究的能力;在寓教于乐中认识柳州,热爱自然,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鼓励学生树立成为柳州“文化传承人”的使命担当。

(三)课程名称及内容简介

1.《时空穿梭——探索生命之旅(小学高年级)》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这颗美丽的星球,孕育了宇宙最高等的物质形式—生命。生命诞生于什么时候?是怎样诞生的?生命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呢?课程将针对小学4—6年级学生,以完成研学手册为目标,通过展厅实地游览、观察探究、图文音像展示+化石挖掘体验活动等形式,探索生命起源和演变的科学奥秘。

2.《时空穿梭——脊椎动物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初中版)》

地球上的生命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水生到陆生,经历了约四十亿年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该研学课程面向初中阶段学生,以完成研学手册为目标,通过展厅实地游览、观察探究、图文音像展示+化石挖掘体验活动等形式,向初中生科普从寒武纪到第四纪5亿多年的时光里,脊椎动物从鱼到人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探索生命演变奥秘。激发初中学生运用课本所学的地理、生物知识解决问题。

3.《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石器时代的柳州古人类(初中版)》

“人类从哪里来?”尽管历史悠久,扑朔迷离,但科学的发展,正在为此勾画出日益清晰的轮廓。柳州早在更新世早期(距今100多万年前),就有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巨猿生存。在5万年前,又出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代表—“柳江人”。其后,伴随着人类的每一个文明进程,“柳江人”及其后裔均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将自5万年前到4000多年前这段漫长的史前发展史,完整而充分地演绎在柳江流域。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旨在与同学们一同翻开这一部“无字天书”,通过观察展厅人类骨骼化石以及各类石器,探究柳州原始人类祖先留下来的远古文明的斑斑遗迹。

4.《我是小小古生物学家(小学版)》

地球有约46亿年的历史,这么漫长的历史,长的让人难以捉摸。没有人能够亲历生物进化的几十亿年的历史。那么,科学家们是如何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着哪些生物呢?答案就是化石。什么是化石?化石又是如何形成和挖掘出来的?本课程通过图文视频+模拟挖掘等形式,让同学们在动手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古生物学家的科学精神,了解化石挖掘的相关知识。

5.《远古发现——探秘侏罗纪(小学版)》

   本课程在柳州博物馆古生物化石陈列&龙宝宝亲子儿童乐园 “探索生命之旅”研学主题教育拓展基地展开户外研学课程。通过整合学校、旅游景点、博物馆教育教学理论,融合发展,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基地中的“远古发现——探秘侏罗纪”模块,以情景体验的形式,让学生们穿越时空探索恐龙全盛时期的兴衰,了解远古时期恐龙生活的环境以及模拟恐龙化石挖掘体验。

6.《远古生物——三叶虫的进化(小学低年级)》

    三叶虫大约出现于5.3亿年前,作为所有化石类群中进化最成功的案例,一直繁衍2.48亿年千的生物大灭绝时期。课程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通过展厅观察化石、图文视频介绍、折纸制作等形式,让同学们了解三叶虫的生活习性、身体构造以及进化过程。

(四)课程实施及流程:

“探索生命之旅”研学教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形成以“博物馆+学校+家庭”的模式组织进行研学课程教育。

组织实施过程具有科学性、针对性、系统性。1.组织博物馆宣教人员对馆藏文物资源、展览内容进行深度发掘;2.自选主题进行研学手册设计及教案编写;3.组织教师试讲及反馈修改;4.与学校进行课前沟通并适时调整;5.组织人员进行授课;6.根据活动施展对象及实时反馈情况对活动项目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变化,力争确保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博物馆研学课程体系遵循主体性、创造性的教育理念,“教”始终围绕“学”来开展,以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创造力,倡导快乐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等新颖活泼的主体性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

研学课程实施流程图

 文件名


(五)课程评价

1.前景、发展规划

     2014年美国博物馆联盟《构建教育的未来:博物馆与学习生态系统》白皮书指出:博物馆将在未来的学习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将开创教育的崭新未来。强调教育功能,已成为博物馆发展的大趋势。

柳州博物馆“探索生命之旅”研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教育理念,稳定的教育模块,灵活的教育形式,并将逐渐与传统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建立起一种良性的互动互补关系。未来三年,我馆将致力于课程的完善与深度开发,扩大馆校合作规模,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打造博物馆研学社教活动品牌。

2.研学课程评价与反馈制度

“探索生命之旅”研学教育课程开展以来,取得了较为良好的社会效果,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与学校的一致认可与肯定。项目活动辐射范围大、受益人群广,“引进来、走出去”的活动方式,吸引和惠及中小学生及家长的积极参与,活动开展初见成效。

课程的开展具有科学性、专业性、计划性,并有科学的评估方案,针对中小学生持续进行,不断扩大影响范围,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积极将其打造成为柳州博物馆一个全新的教育活动品牌。世界在变化,教育在变化,我们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