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骆越鼓韵”研学活动

三月三“骆越鼓韵”研学活动

一、课程目标

理解铜鼓图案美的内涵,掌握剪刻、印制铜鼓图案的方法合理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制作铜鼓并体验乐趣通过创作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观察、思考、动手、创造和审美的能力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接受优秀的民族文化,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弘扬民族精神,提高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二、课程实施过程及方法 

展厅参观

社教老师带领学生到展厅实地参观铜鼓,学会识别简单的铜鼓种类。学习剪刻铜鼓图案的通花样板和漏印铜鼓纹样,并制作有新意的小铜鼓。

)师生互动

观看铜鼓课件,问:铜鼓的美在哪里?铜鼓身上的花纹都有什么特点?归纳。铜鼓主要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在欢度新春、庆丰收或祭祀之日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它外形线条很美,鼓面上的精美图案更令人赞叹不已,体现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智慧和才智。鼓面中间的叫“太阳纹”在太阳纹周围向外扩散的是“弦线”弦线之间的圈带叫做“晕圈”在晕圈中雕刻的花纹图案有水纹、圆圈纹、锯齿纹、云雷纹和动物立体雕像等。教师看了这么多铜鼓,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铜鼓呢?出示铜鼓模型,引情激趣我们广西呢,不仅有优美的风景,动听的山歌,诱人的美食,还有老师手上拿的这个很有民族特色的铜鼓。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同来学习制作这个课程。

)观察学习

今天,老师就教同学们制作这个铜鼓的方法。同学们要大胆思考,当一回小设计师,好好想下等会自己做的时候铜鼓上应该设计什么纹样呢教师拿出铜鼓模型和采用不同方法制作的铜鼓鼓面图案让学生观赏,引导学生大胆进行思考设计学生通过老师启发,经过观察、独立思考和与组员的讨论后,认真完成铜鼓制作

)成果展示及分享

学生完成铜鼓制作后,学生带着作品上台合影留念,给同学们颁发研学证书。

三、反馈与思考

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接受优秀的民族文化,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弘扬民族精神,提高中华民族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