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钿妆成翡翠光-非遗螺钿制作课程
螺钿妆成翡翠光-非遗螺钿制作课程介绍
一、课程目标
螺钿是一种自海洋而来的艺术。所谓螺钿,是指用螺壳与海贝(主要是夜光贝,也称夜光蝾螺)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的总称。螺钿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瑰宝。被广泛应用于漆器、家具、乐器、屏风、盒匣、盆碟、木雕以及有关的工艺品上。
1. 了解螺钿历史背景。
2. 了解螺钿的制作过程及艺术特点。
3. 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实施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教师对课件的讲解,首先激发学生对螺钿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工艺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提高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通过动手实践,自己动手制作一只螺钿发簪,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通过螺钿课程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成果分享及展示,对自己的和同学的成品进行鉴赏和学习,达到合作交流的目的。
三、反馈与思考:
课程结束后,学生们对螺钿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们不仅学会了螺钿的基本制作技巧,还对这项传统工艺背后的文化意义有了新的认识。通过亲手制作螺钿发簪,学生们体会到了传统工艺的精细与复杂,同时也感受到了完成一件作品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