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山歌来~耶~耶~

这边唱来那边合,喔~那边合。

山歌好比春江水也~耶~耶~,

不怕滩险弯又多,喔~弯又多……

让我看看,

是谁的心里已经哼起了这首歌。

这首《山歌好比春江水》,

是广西歌舞剧《刘三姐》的主题曲,

反映了广西壮族歌仙刘三姐以“山歌”为武器,

带领乡亲们反抗地主阶级的剥削与压迫。

2017年央视春晚上,

黄婉秋、张信哲、邓紫棋,

在广西桂林再次唱响此歌,

歌名为《歌从漓江来》。

如此耳熟能详的山歌金曲之一,

可以说是刻在了广西人的灵魂里。

歌曲演奏者搭配上独具特色的壮族服饰,

堪称民族风情一绝。

能歌善舞的壮族人民,

每逢春节、“三月三”“八月十五”等重要节日,

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用歌声表现他们的生活和劳动,

抒发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

因此壮乡又被称为“铺满琴键的土地”。

今天是“壮族三月三”假期的第2天,

大家有没有去到高高的山上唱山歌呢?

就让我们通过这篇推文,

感受一下浓浓节日氛围中的山歌文化! 

 

柳州山歌是用柳州方言演唱的七言四句体山歌形式,它起源于唐朝,历经沧桑而不衰。最初是广大劳动人民寻求婚姻与自由幸福的一种方式。这种形式冲破了旧式封建婚姻枷锁的束缚,逐步形成了一种民间风俗。

 

同时,山歌又是广大劳动人民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在旧社会,这种形式也经常被人们用来进行抗兵、抗粮、抗税的斗争。

立鱼峰

 

与刘三姐

 

柳州有个鱼峰山,山下有个小龙潭。

常年四季歌不断,都是三姐亲口传。

 

柳州山歌的发祥地为广西柳州市的鱼峰山,传说壮族歌仙刘三姐就是在这里骑鱼升天成仙的。相传刘三姐出生于唐代,生活在广西宜州的一座小村庄里。她常用山歌唱出穷人的心声和不平,故而触犯了土豪劣绅的利益。
财主用重金买通官府,派出众多官兵将鱼峰山团团围住,来势汹汹要捉杀三姐。附近的乡亲闻讯,手执锄头棍棒纷纷赶来,为救三姐而与官兵搏斗。三姐不忍乡亲受牵连,毅然从山上跳入小龙潭中。

 

正当刘三姐纵身一跳的时候,顿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随着一道红光,一条金色的大鲤鱼从小龙潭中冲出,把三姐驮住,飞上云霄。刘三姐就这样骑鱼升天,到天宫成了歌仙。而她的山歌,人们仍世代传唱着。

 

为纪念她在柳州传唱的功绩,人们在鱼峰山的三姐岩里,塑了一尊她的石像,一直供奉,更是于每年农历三月三日纪念她

 

 

 

传统的柳州山歌主要指以壮语和柳州方言演唱的以七言四句体的山歌。除壮、汉山歌外,柳州还有侗、苗、瑶等多民族语种的山歌,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汇,使得柳州山歌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

 

 

柳州山歌的演唱内容十分丰富,天文地理、古今历史、人情风俗无所不容,几乎涉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分为历史歌、情歌、谜子歌、风俗礼仪歌、时政歌等等。

 

柳州山歌有独唱、联唱、对唱等形式,其中“对唱”是柳州传统山歌中最常用且最具特色的一种形式。对唱俗称对歌,是歌手或歌队互相比试歌才的竞赛形式,因此又称为赛歌、打擂台,具有强烈的对抗性、竞赛性。

 

柳州山歌是柳州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实践中集体创作的智慧结晶,是以世代耳口相传和即兴演唱为主要特点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时至今日,每逢节假日,鱼峰山下、小龙潭边、人民广场上,都有歌手自发结伴对唱山歌,围听者甚众,场面欢快热烈。在现代化都市里,至今仍保留着传唱山歌的古老文化形态,这在全国的城市中都是很罕见的。
 
注: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