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浴祓禊三月三,草长莺飞情绵绵。

广西人民一年一度的“壮族三月三”节日,

即将到来!

不会吧,不会吧,


世界那么大,只有广西放长假?!

广西关于2022年“壮族三月三”放假的通知已出炉,

速来围观!!!

“壮族三月三”期间,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

因与清明节相近,

为营造我区“壮族三月三”良好节日气氛,

通过调休共有5天假期,

放假安排为4月2日至4月6日,

妥妥的一个小长假啊!

广西之外的你是羡慕呢,还是羡慕呢?

是不是移居广西的心都有了

2014年,

“壮族三月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并确定为广西的法定假期,

关于“三月三”文化,你又了解多少呢?

快跟随小编一探究竟!

 

农历三月初三,又称“上巳节”起源于周代,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流行。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魏晋时代,“上巳节”除了要祓禊(水边沐浴)之外,还演变为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们临水宴饮的日子,这成为“上巳节”另一项重要习俗——“曲水流觞”。

 

唐以后,“上巳节”的习俗逐渐淡出。寒食、清明、上巳三节呈现合并混同的趋向,最终寒食“并”入清明,上巳“躲”进清明。

 

虽然,如今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三月三”节日已鲜为人知。但在中国西南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壮族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除了壮族,还有哪些少数民族庆祝“三月三”呢?

 

民族特色

瑶族

瑶族的“三月三”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盘古,也是村寨青年谈情说爱的美好日子。人们把这天取名为“三月三”,又名“干巴节”

侗族

侗族多在“三月三”这天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每到“三月三”,人们便吹芦笙唱歌、走访亲友,相互提醒该忙农事了。

苗族

对于苗族来说,“三月三”又称“挑葱节”,是从苗族古老的青年男女恋爱节日,演化而来的。

布依族

布依族“三月三”每家都做五彩米饭来祭祀社神与先祖,通过"扫墓挂青"来感恩自然、祖先和社会,体现民族团结、友爱的精神。布依族“三月三”的核心文化价值为祭祀和感恩。

 

了解过以上内容,

你还认为“壮族三月三”仅仅是个唱山歌的节日吗?

 

No no no,我们远比你所想象的能“折腾”,

以下才是“三月三”习俗的正确打开方式!

习俗

包五色糯米饭

 文件名

节前家家户户会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或黄栀子、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五色糯米饭,寓意着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绣球传情

 文件名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丝织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打扁担

 文件名

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美好愿望。

 

打铜鼓

 文件名

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这一风俗沿袭至今。东兰、天峨等地,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时,都要以敲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

 

碰彩蛋

 文件名

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如今,碰彩蛋也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意头。

注: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看完以上“三月三”的节庆小知识,

是不是被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给吸引了呢? 

欢迎您到广西来,好山好水等你赏,

好酒好饭等你尝,好歌好调等你唱!